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
关于学习宣传吴志宏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方志工作机构,
中央军委党史军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:
吴志宏,男,汉族,1970 年 5 月出生,1992 年参加工作,
2000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生前系云南省红河州党史研究
和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。2018 年 3 月担任红河县
三村乡党委副书记、三村乡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补干村第一书
记、工作队队长。2019 年 10 月 17 日在补干村委会南哈上寨
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公开评议会上突发疾病,于 2019 年 11 月 8
日不幸去世,终年 49 岁。2019 年 11 月,被中共红河州委追
授“红河州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2019 年 12 月,被云南省文
2
明办、云南广播电视台评为“云南好人”,被云南省地方志编
纂委员会办公室追授“云南最美方志人”称号,被云南省总工
会追授“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”,在中央文明办网上“我推荐
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”中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”。2020 年 10 月,
被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追授“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”称
号。2020 年 12 月,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中国地方志指导
小组追授“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
吴志宏同志是坚守初心使命、敢于担当作为的共产党员典
型,是修志问道、直笔著史的方志标杆,是大公无私、一心为
民的干部楷模,是新时代矢志不渝、淡泊名利、默默无闻、无
私奉献的地方志工作者的优秀代表。为进一步弘扬正气、凝聚
力量、鼓舞士气、激发动力,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地方志人才队
伍建设,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决定,在全国地方志系统广泛开
展向吴志宏同志学习活动。
一、学习吴志宏同志初心如磐、使命至上的坚定信念。吴
志宏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典型代表。他理想信
念坚定,牢记党的宗旨,始终不忘初心、牢记初心、坚守初心,
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。他的入党申请书
这样写道:“我申请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,用实际行动发挥
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实现我一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!”他
对党忠诚,把践行初心使命作为毕生追求,无论是在什么岗位,
从事什么工作,始终勇于担当,服从组织安排,发挥了共产党
3
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担任第一书记期间,他常对当地党员说:
“作为一名党员,不能一天到晚混日子,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
般群众。”“是共产党员就不能忘记初心,就不能忘记举起拳头
时的誓言。”他对百姓真诚,即使妻子每月只有 1700 元工资,
儿子还在上大学,家里十分拮据,但碰到困难的群众,他仍经
常慷慨地拿出资金给予帮助,是百姓眼中的好干部。他对同事
热情,主动分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,毫无保留地为年轻同志
传授经验、帮助工作,是同事口中的“老黄牛”“好大哥”。对
家人他却陪伴得少,即使在 2019 年 7 月,其妻子因误食有毒
野生菌中毒住院的情况下,他也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,未回到
妻子身边陪护。吴志宏同志把理想信念、党的事业、党的誓言
看得高于一切、重于一切,一生爱党、护党、忧党、兴党,生
前燃烧了全部的激情,身后捐献了有用的器官,完整彻底地诠
释了共产党人“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,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”
的崇高境界。
二、学习吴志宏同志勇于担当、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。吴
志宏同志是全国地方志工作者的杰出代表。他干一行爱一行,
钻一行精一行,大学一毕业到红河州地方志办公室工作,27
年如一日铁心修志编鉴,成果丰硕、质量过硬,创造了高质量
的方志文化产品,为红河州地方志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27 年的史志生涯,吴志宏一直默默无闻地扑在红河州地方史
志和党史的搜集、整理和编辑工作中,参与、主持过红河州第
4
一、第二轮志书和年鉴的编纂、编辑工作。他善于钻研、勤于
思考,任劳任怨、勤业敬业,任何工作都能做到上手快、工作
好、质量高。在两轮州志的编纂过程中,吴志宏任《附录》主
编、编纂人员、校对。从 1995 年创刊《红河州年鉴》起,吴
志宏几乎年年担任编辑、责任编辑、校对,还负责英文索引制
作、英文翻译,同事都对他刮目相看。在他兼任年鉴编辑室主
任期间,每年的《红河州年鉴》都能按要求做到“一年一鉴,
公开出版”。吴志宏身上散发出的勤奋努力、耐得住寂寞、坐
得了“冷板凳”的人格魅力,深深地感染着同事们。“工作中,
他任劳任怨、服从安排,从不推诿扯皮,只要是交给他的任务,
都能做到按时、按量、按质完成。”原州史志办主任冯云介绍。
吴志宏同志“把冷板凳坐热”,“把冷部门做热”,是千千万万
矢志不渝、淡泊名利、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的地方志工作者的
杰出代表,是“修志问道、直笔著史”方志人精神的集中体现,
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方志人接续奋斗,再创辉煌。
三、学习吴志宏同志心系群众、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。吴
志宏同志是新时代扶贫干部的优秀代表。他先后 4 次到基层挂
职或任职,有 6 年多的时间在基层工作,其中 3 次到红河州最
偏远、最艰苦的乡村工作。2018 年,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、
第一书记,到红河县三村乡开展精准扶贫。他夜以继日,全身
心奋战在扶贫一线,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产
生活条件。他在驻村日记里写道:“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,
5
要沉得下身、静得住心,用一点一滴的实事好事,赢得群众信
赖,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。”他积极协调,为村民小组解
决用水困难、改善村中环境脏乱差的情况、为新搬迁村民解决
用电问题……吴志宏勤于调查研究,他深刻认识到产业扶贫是
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,在深入调查研究、听取专家意见,
组织党员干部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,吴志
宏因地制宜地制定贫困村产业发展计划,并采用“公司+基地+
农户”模式。补干村的气候和水土适合种植花椒、辣椒、茶叶,
养殖牛蛙,吴志宏积极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花椒、辣椒、
茶叶等产业。仅仅养殖牛蛙一项,到 2019 年 10 月,就带动
26 户 159 人脱贫致富。吴志宏给人最深的印象,就是忙。他
忙着加班,忙着走村入户,忙着访贫问苦,忙着解难纾困。他
总是不辞辛劳奔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,不计饭点,不分昼夜,
不顾寒暑,全身心扑在扶贫工作上。为方便开展扶贫工作,他
把车开到了三村乡。短短 22 个多月的时间,这辆车在扶贫路
上行驶了 6 万多公里,但他的父亲只坐过一次。中国脱贫攻坚
战的最终胜利离不开无数吴志宏式的扶贫干部的辛勤付出。吴
志宏同志是中国脱贫攻坚历程的亲历者,是精准扶贫的参与
者,是部门扶贫的见证者,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冷部门也能做
成热事业,小单位也能干出大成绩,常努力就能结出大硕果。
四、学习吴志宏同志忠厚持家、大爱无疆的传统美德。吴
志宏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典型代表。他始终践
6
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秉持忠厚勤俭的家风。在参加红河州
委党校第十期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时,他还曾在笔记本
上留下“走好每一步,每一步都不能出问题”的誓言。在如火
如荼的扶贫工作中,吴志宏几乎处于一个“无我”的状态,每
一天都在争分夺秒。他为三村乡贫困村脱贫兢兢业业、孜孜不
倦,为实现全面小康不懈奋斗、矢志不渝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
刻。工作中的忙碌让他没有时间与亲人沟通联络,与儿子偶尔
的联系也都是在节假日的深夜时分。2017 年 3 月,岳父在个
旧病危离世时,吴志宏因为单位工作忙,仅回去了一下午,就
匆匆赶回蒙自。2018 年,他驻村扶贫时,上有 70 多岁的老父
亲,妻子身体又不好,儿子面临高考,但是他义无反顾、无怨
无悔……吴志宏生前曾对家人说:“人去世后把器官捐献掉,
能让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。如果自己有一天离世,也会选择这
样做。”在他救治无望之际,家属经过商议,一致同意满足他
生前捐献器官的愿望。11 月 8 日上午,经过 3 个多小时的手术,
器官获取成功。杭州、昆明等地 5 名器官受捐者均成功手术,
其中 3 名器官衰竭者重获新生,2 名失明者重见光明。吴志宏在
生命的最后时刻,用自己的大爱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生命厚礼,
让生命的价值得到了灿烂的绽放。吴志宏生前把一心为民的执
着、无私无畏的胸怀献给了红河人民。去世后,捐赠有用器官,
延长生命的存在,传递正能量、体现新风尚,是社会主义核心
价值观的最好诠释,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动体现。
全国地方志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
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系
列重要讲话、重要批示精神,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,将吴志
宏同志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“把冷部门做热”、弘扬
“修志问道、直笔著史”方志人精神的鲜活教材,鼓舞和激励
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汲取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,恪尽职守、担当
奉献,不断提升“为党立言、为国存史、为民立传”的能力和
水平,充分发挥地方志“存史、资政、育人”三大功能,统筹
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,为建成社会主
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
2021 年 1 月 29 日